海泰精工瞄准精密陶瓷检测市场,以高端设备实现国产替代     DATE: 2023-09-25 07:20:00

原标题  :海泰精工瞄准精密陶瓷检测市场 ,海泰以高端设备实现国产替代

新能源及泛半导体领域的精工精密检测发展不断深入和细化,给相应的瞄准检测装备创造了发展机遇期和进行国产替代的窗口 。尤其在精密陶瓷元器件领域,陶瓷替代国产品牌正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市场设备实现

精密陶瓷属于泛半导体行业 ,高端国产范畴中的海泰产品的种类繁多 ,应用范围也很广 ,精工精密检测大量的瞄准被动元器件、陶瓷基板 、陶瓷替代磁材 、市场设备实现IGBT 、高端国产其他芯片及电子设备中均会使用精密陶瓷类的海泰衍生产品 。例如MLCC(陶瓷电容)就是精工精密检测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被动元件,从市场应用比例来看,瞄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移动终端 、汽车产业和军工产业的应用占比是最高的 ,2020的数据分别为33.3%  、13.8% 、12.3%。

海泰精工瞄准精密陶瓷检测市场,以高端设备实现国产替代

海泰精工裴彦明对36氪说 :精密陶瓷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这个行业的拉动效果也很明显,这也是海泰精工以精密陶瓷检测作为切入点,并将在未来持续深耕的原因 。

海泰精工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机器视觉及电性能检测设备为主要产品的智能装备供应商,目前主要服务于泛半导体市场及新能源市场中的精密陶瓷检测领域,旨在通过高性能装备赋能制造产业并实现国产替代。

海泰精工核心团队实力较强 ,创始人裴彦明拥有多年光学检测软件开发经验 ,同时拥有台湾省中山大学詹启明博士作为技术专家 ,以及多个光学、视觉算法等领域的技术人才  。裴彦明表示优秀的核心团队是海泰精工研发实力的保证。

目前 ,日本TWA 、Futec 、横河 ,德国申克博士等厂家的精密陶瓷检测设备在国内均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海泰精工的被动元器件外观检测设备、陶瓷薄膜电极图案检测设备等核心产品也以上述厂家同类设备为对标,并能展示了出优异的性能。

以被动元器件外观检测设备为例 ,其在MLCC六面外观项目中 ,检测速度可达8000-12000pcs/min,可精确检测裂纹  、汽孔 、划痕、塌边 、缺料 、漆面破损、漆包线缠绕不均等外观缺陷;陶瓷薄膜电极图案检测设备通过高性能光学模组以及AI深度学习软件处理电极图像 ,并判别电极是否存在锯齿、白斑 、毛边 、印刷不全等缺陷,同时可以同步定位缺陷位置 。相关资料显示海泰精工陶瓷薄膜电极图案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可达4μm 。

检测设备的性能主要来源于两方面:控制能力及算法模型  。在设备控制方面,海泰精工自主研发了光学模组和相关控制系统 ,并建立了光学实验室,在设备的打光时间、光源类型、颜色、频率等关键指标上取得了很好的运行效果 ,并做到了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

算法模型方面,海泰精工核心团队拥有多年研发经验 ,在精密陶瓷产品的各类缺陷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自研了缺陷模型 ,这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检测精度,同时还有助于检测速度的提高。此外裴彦明还表示,海泰精工十分重视设备数据接口的研发,目前推向市场的产品均可对接工厂的MES等生产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提升客户产线的运行效率 。

海泰精工在持续进行产品创新 。在电性能检测方面 ,海泰精工正在将电性能检测功能集成到视觉检测设备上,以形成对紧密陶瓷元器件产品检测的闭环,并已经与多家相关仪器厂商达成了合作,相关系统也在持续开发。裴彦明告诉36氪:电性能检测不仅是我们的业务增长点 ,同时也是我们关心的核心技术点 。电性能检测可以更好地服务新能源和泛半导体产业,并发挥国产设备的价值 。

目前海泰精工在国内服务了多家标杆客户,在性能持平的情况下其产品售价相较于海外品牌产品降低了约20%。裴彦明表示目前国产产品中低端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但高端市场还未出现这种情况。海泰精工在软硬件核心部件上均实现了自主研发,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人员发面,海泰精工目前拥有员工50余人 ,全部位于深圳 。裴彦明预计 ,海泰精工今年销售额将达到一亿元以上,并会持续拓宽用户渠道及扩充人员规模 。